您的位置:首页 >> 科技动态

科技动态

我国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达271万亿元,产业数字化转型加速
来源:科报网    发布时间:2021-8-5 11:19:50    点击:2694次    [关闭本页]

科技日报记者 李禾

随着数字经济和电商的发展,第三方支付行业也快速壮大。据咨询机构艾瑞发布的《2021年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研究报告》,2020年,第三方移动支付与第三方互联网支付总规模达271万亿元支付交易规模,不同支付机构在企业端细分领域深耕细作,壹钱包、支付宝等为代表的头部支付机构,依托场景、技术、资源等优势,提升服务体验,为行业赋能等。如今,我国的支付市场已成为国际领先的支付市场之一。

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并向符合条件的机构颁发支付业务许可证,通过将其纳入监管规范了企业经营、保障行业长期有序发展。比如壹钱包是平安集团旗下支付机构,移动市场排名第三,拥有网络支付、移动支付、银行卡收单、预付卡发行与受理等多元化的行业资质。前不久,中国人民银行公布27家非银行支付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续展决定(2021年5月第一批),平安壹钱包旗下平安付科技、平安付电子成功续展。本次续展后,支付许可证有效期延长至2026年5月。

第三方支付也加速了数字人民币业务受理。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说,数字人民币是钱,是工具。第三方支付作为载体、基础设施的功能没有发生变化,依然可以作为数字人民币的载体。作为一个钱包的金融基础设施职能,参与数字人民币流通的过程。

第三方支付使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以前需要到营业厅才能完成的话费,水、电、煤气费缴纳等,现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上就可完成。比如壹钱包通过给个人用户打造智慧全能钱包手机应用App,提供理财、购物、生活及航旅、支付、积分等一站式金融及生活平台服务等。

正如艾瑞报告指出,国内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已步入新一轮发展阶段,个人用户的C端流量增长趋于平稳,B端产业支付市场逐步成为行业发展新契机。疫情环境也在客观上也加速了B端企业和商户对数字化升级的迫切需求。在这一阶段,支付机构竞争的重点在于如何深度把握行业客户的不同痛点和需求,用定制化的支付科技解决方案,助力客户降本增效,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发展。比如壹钱包为代表的支付机构凭借科技优势,进入B端商户支付场景,根据行业特点与商户共同搭建合规的支付系统。同时通过支付服务、账户服务、数字化营销等综合支付科技解决方案,帮助企业疏通产业链的各堵塞环节,用更数字化的经营能力提升用户体验,达到对企业交易量、交易效率的升级改善,进而实现整个产业链效能提升。

平安2020年报显示,平安通过壹钱包已累计服务3.23亿个人用户,并为213万B端客户提供支付科技解决方案。过去几年里壹钱包搭建并打通了平安集团的账户支付体系,服务覆盖平安内部陆金所、寿险、产险、平安普惠等核心场景,外部场景包括零售、商旅、文娱、金融等多个行业场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领导信箱 | 监督举报 | 咨询留言 | 征集调查 |
Copyright ©2001-2026 濮阳市科学技术局主办 濮阳市科技创新综合服务中心承办
备案编号:豫ICP备2021001807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9000036
Tel:0393-6661626 科技局办公室电话:0393-6666200 传真:0393-6666200

本网原创内容可免费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濮阳市科学技术局”。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必须是目的合理、善意引用,
不得对本网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
本网不承担责任,并有追究转载方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