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科技前沿

科技前沿

新型有机金属化合物挑战“十八电子规则”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25-7-9 09:08:20    点击:105次    [关闭本页]

          一个多世纪以来,“十八电子规则”始终是金属有机化学领域的金科玉律。然而,日本冲绳科学技术研究所联合德俄科研团队在7日的《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合成出首个拥有20个电子的稳定二茂铁衍生物。这项突破有望为化学研究带来新的可能性,并催生新型催化剂。

新型20电子二茂铁衍生物的分子结构示意图,其中氮(蓝色)、铁(橙色)、氢(绿色)和碳(灰色)原子各就其位。图片来源:英国《自然·通讯》网站

          作为过渡金属配合物稳定性的黄金标准,“十八电子规则”指出:当金属中心电子数与配体贡献电子数之和达到18时,体系最稳定。这一原理支撑着催化科学与材料领域的诸多重大发现。

          1951年问世的二茂铁,正是诠释这一规则的经典范例。二茂铁不仅颠覆了人们对金属—有机键的认知,开创了现代有机金属化学研究领域,更使其发现者摘得1973年诺贝尔化学奖桂冠。这种“明星分子”激励着科学家对金属—有机化合物的探索向纵深推进。

          研究团队此次通过精巧设计新型配体系统,首次突破了这一理论极限。他们成功构建出含有20个价电子的二茂铁衍生物,其分子结构中铁原子与氮原子形成特殊键合,碳、氢原子各就各位。更令人振奋的是,这两个“超额”电子赋予了分子非常规的氧化还原特性,使二茂铁家族成员突破了传统的氧化态限制。

          团队表示,这为化学家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新型化合物中铁—氮键的形成,使得电子转移途径更丰富多样。这种特性有望让这种新分子在能源储存、化学合成等领域大显身手,无论是作为高效催化剂,还是功能材料,都可能给人们带来惊喜。

          目前,二茂铁及其衍生物家族成员已遍及太阳能电池、医药制剂、医疗器械等诸多领域。而这项突破性研究,不仅为现有应用开辟了优化空间,更可能带来全新的材料与应用。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领导信箱 | 监督举报 | 咨询留言 | 征集调查 |
Copyright ©2001-2026 濮阳市科学技术局主办 濮阳市科技创新综合服务中心承办
备案编号:豫ICP备2021001807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9000036
Tel:0393-6661626 科技局办公室电话:0393-6666200 传真:0393-6666200

本网原创内容可免费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濮阳市科学技术局”。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必须是目的合理、善意引用,
不得对本网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
本网不承担责任,并有追究转载方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