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科技前沿

科技前沿

我学者利用双极膜低成本制备氘代酸碱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25-7-10 08:52:40    点击:78次    [关闭本页]

记者9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精准智能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教授徐铜文、特任教授汪耀明和教授李震宇团队联合攻关,创新性地利用双极膜实现重水高效解离,发现了核量子效应导致膜层内氘离子迁移速率反超氢离子的现象。该研究颠覆了长期以来“重水解离速率比水慢”的传统认知,并成功开发出低成本制备氘代酸碱的新技术。研究成果9日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自然》。

氘代酸和氘代碱是合成氘代药物、进行氢/氘交换反应的关键原料,同时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器件寿命提升具有重要应用,市场前景广阔。然而,当前氘代酸碱的生产普遍存在工艺复杂、反应条件苛刻、产物纯化困难、过程能耗高等瓶颈问题。

此次研究以廉价的无机盐和重水为原料,在室温条件下利用双极膜解离重水,一步生成高浓度的氘代酸和氘代碱,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有望为下游众多氘代化学品提供经济、优质的氘代酸碱原料。

研究阐明了双极膜高效解离重水的核心机理,即在反向偏压作用下,双极膜中间层离子定向迁出,解离产生的氘离子和氘氧根离子成为氘代酸碱的来源。研究表明,与水体系相比,重水更高的氘氧键键能和更低的离子扩散系数导致膜堆电压显著升高;尤其是在消耗相同电荷量的情况下,氘离子/氘氧根离子的生成速率反是氢离子/氢氧根离子的1.25倍,这颠覆了重水解离速率慢的固有认知。

基于此,研究团队成功将技术拓展至多种体系,实现了包括氘代硫酸、氘代盐酸、氟化氘、氘代硝酸、氘氧化钾、氘氧化钠等一系列氘代酸碱试剂的高效制备。以该双极膜重水解离技术为核心的氘代酸碱制备平台,平均生产成本仅为传统工艺的五分之一。整个生产过程无需使用强腐蚀性试剂或重金属催化剂,排放趋近于零,环境友好特性突出,高度契合我国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战略方向。目前,该技术已成功完成3吨/年氘代酸碱的中试放大,为其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领导信箱 | 监督举报 | 咨询留言 | 征集调查 |
Copyright ©2001-2026 濮阳市科学技术局主办 濮阳市科技创新综合服务中心承办
备案编号:豫ICP备2021001807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9000036
Tel:0393-6661626 科技局办公室电话:0393-6666200 传真:0393-6666200

本网原创内容可免费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濮阳市科学技术局”。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必须是目的合理、善意引用,
不得对本网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
本网不承担责任,并有追究转载方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