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科技前沿

科技前沿

“帕克”探测器拍到距太阳最近的图像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25-7-14 08:44:02    点击:102次    [关闭本页]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7月10日公布了一组震撼图像,即来自“帕克”太阳探测器去年底贴近太阳飞行时的实拍。这是人类迄今为止拍摄的距离太阳最近的图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日冕与太阳风细节,有助于揭示太空天气的起源,并提升对地球的预警能力。

“帕克”探测器贴近太阳飞行时拍摄的图像(视频截图)。图片来源:NASA官网

“帕克”探测器于2018年发射升空,任务是深入研究太阳外层大气——日冕。去年12月24日,它飞至距离太阳表面约610万公里处,这是人类探测器首次进入太阳大气内部运行。此次飞行中,“帕克”利用其宽视场成像仪拍摄了大量高清图像,记录了太阳日冕结构及太阳风的释放过程。

太阳风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带电粒子流,会穿越整个太阳系,对地球造成广泛影响。这些图像首次清晰展示了太阳风从日冕释放后的演化过程,以及太阳磁场由北向南反转的关键边界,即“日球电流片”。

地球磁泡沉浸在缓慢的太阳风中的状态(艺术概念图),太阳风平均速度约为每秒180至300英里。图片来源:NASA官网

这些图像还首次以高分辨率捕捉到多个日冕物质抛射(CME)事件的相互碰撞过程。CME是太阳喷发出的高速带电粒子团,是太空天气的主要驱动因素。“帕克”探测器显示,多个CME在空间中“叠加”。

当多个CME相互碰撞时,它们的运行轨迹与强度都可能发生显著变化。这种合并还可能加速带电粒子,改变磁场结构,使其对宇航员、卫星以及地面技术设施造成更严重威胁。“帕克”探测器的近距离观察有助于科研人员更好地预测并应对这种空间环境效应。

“帕克”探测器此前已多次刷新“距离太阳最近人造物体”纪录,通过持续的“贴身观测”,为科学家揭示了太阳磁场、日冕边界及其表面结构的诸多细节。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领导信箱 | 监督举报 | 咨询留言 | 征集调查 |
Copyright ©2001-2026 濮阳市科学技术局主办 濮阳市科技创新综合服务中心承办
备案编号:豫ICP备2021001807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9000036
Tel:0393-6661626 科技局办公室电话:0393-6666200 传真:0393-6666200

本网原创内容可免费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濮阳市科学技术局”。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必须是目的合理、善意引用,
不得对本网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
本网不承担责任,并有追究转载方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