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从中原油田工程技术管理部获悉,历经10个月的设备调试与试运行,国内首套原油含水率自动化检测线在中原油田正式投入运行。该系统的建成投用,标志着我国油田原油含水检测从传统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迈出重要一步,也为打造“数智赋能型”油田提供了坚实支撑。
原油含水率检测是油田开发过程中获取产量数据的核心环节。长期以来,该项工作主要依赖采油厂基层化验员人工操作,存在自动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检测效率不高及安全环保风险突出等问题。
为破解这一瓶颈,中原油田大力推进信息化与智能化融合,在不增加人员和工作量的前提下,创新引进“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技术,建成覆盖东濮老区4个采油厂、19个采油管理区的集中式原油含水率自动化检测系统。该系统可实现无人化、全天候、高效精准检测,每日承担约800个原油样品的接收与分析任务,检测准确率稳定在95%以上,填补了国内该领域自动化检测的空白。
据悉,该自动化检测线具备流程短、结构简、效率高、安全可靠、效益优先和可扩展性强等特点,支持“黑灯生产”模式,即在夜间无照明、无人值守状态下全自动运行,大幅提升运行效率与本质安全水平。
在系统建设过程中,油田技术团队针对设备联动精度不足、机械臂开关盖异常、视觉识别失败率高等难题,累计排查并解决伺服驱动器过载等各类故障120余项,使整体设备故障率下降90%以上。
“未来我们将以此为基础,重点攻关油污自动识别、数据实时分析等关键技术,全面提升原油取样、信息传输、运维支持等环节的智能化水平,加快实现原油含水率检测全覆盖智能化,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树立标杆。”油田地面工程领域首席专家龚险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