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
“新修订的科普法体现了‘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精神,明确了科普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方向,为推动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坚实基础。”北方民族大学研究员、宁夏科普作家协会秘书长杨鹏斌说。
科普法还将科普人员相关内容独立成章。对此,杨鹏斌建议,宁夏要以体系化培训提升科普人才队伍的科普能力,全区各级科协组织可联合相关部门,针对科普专职人才开展继续教育培训;以学科化培养夯实队伍专业水平,把科普人才培养纳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布局。
目前,在宁夏,相关实践已逐步展开。北方民族大学正着手打造科普硕士培养试点,联合宁夏科普作家协会开发科学传播课程和科普教材;石嘴山市科技馆专技人员在市属高等职业学校试点开设科学传播课程;宁夏科普作家协会则联合全区高校组织专家开展科普、科学教育理论体系研究。
职称的“杠杆”作用也不容忽视。如今,宁夏科普作家协会已牵头组建自治区科学传播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开展全区科普职称评审工作,为科普人员畅通职业发展通道。杨鹏斌建议科研机构、高校设置专职科普岗位,在相关科研项目中设置科普任务,促进科技成果科普化;持续健全完善科普职称评审机制,扩展科普职称有效适用范围,切实动员全社会力量持续参与科普的积极性。
此外,有业内人士建议修订《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普及条例》。该条例自2000年颁布以来一直沿用至今,迫切需要对标科普法基本精神和修订条款,突出宁夏特色,坚持问题导向,同时拓展数字化、社会化及市场化科普途径。